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To Top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俏色歷史和技法與鑒賞

On 21, Mar 2023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俏色”這個詞並非壽山石雕專屬,”俏”與”巧”同音,雕意相同,它原本是玉器翡翠行業中一個通用的專業名詞,特指在一塊玉料上的顏色被運用得非常巧妙,利用玉的天然色澤進行雕刻。先要確定出俏色部位的色質與走向,然後儘量以俏色部位為核心,規劃出原料其他部位和整體形象的比例,這樣就能使底色、俏色與整體形象協調一致,從而產生和內涵契合的立體感官美。

雕技藝意–壽山石俏色歷史和技法與鑒賞

俏色的定義

俏色,說到底就是一個“巧”字。巧用料形、巧用顏色、巧施技藝。巧是手法,是構思、是前提,而“俏”是結果、是魔力、是靈魂。只有“巧”得恰如其分,相得益彰,其作品才有藝術感染力,才能令觀者心領神會,回味無窮。壽山巧色芙蓉石-煙雨江南小擺件

壽山石的俏色特性

而壽山石,以它無比豐富的色彩,石性的堅硬度和受刀性原因,令石雕藝人們將“俏色”工藝發揮到極致,這又是其他玉石雕刻所無法比擬的。壽山石雕藝人中有“一相頂九工”的說法,其中很大一部分正在於如何不著痕跡地運用這些色彩的巧思。

巧色巧雕是相石功力的其中一種表現,就是雕刻師傅依勢就力,把石頭天然的顏色與本身的雕藝相配合,把雕刻的東西成品看上和石頭形色合一,令至作品更添完美,令成品極具欣賞價值。石頭本身若色彩變幻,故取巧色易得、而巧雕之中能不遷就不免強者難。巧色多見,而巧中之巧則少之又少。不同的雕師、因應不同的感悟及思路,同一石料也往往化出不同意作,作品從不能強仿。古人云:一相頂九功就是這個道理。

一件成功的俏色作品是創作者的知識閱歷、靈感智慧和獨到的藝術洞察力的完美體現,無論是先聲奪人還是渾然一體,大巧若拙,都是雕刻者以工藝之思對石色之美最大程度的喚出,使冰冷的石頭因形象、因色彩成為有生命、會呼吸的藝術精靈。這不僅需要嫻熟的雕刻技法,深厚的美術功力,也需要對壽山石深深的理解與愛。

壽山石俏色的使用歷史

早期的壽山石雕刻甚少使用俏色法。清代壽山石雕用料優良,而工藝之佳亦非今人所能及。但在當時,壽山石還是被看作是一種普通的雕刻材料,雕刻者會盡量選擇純淨的石材,從而隨心所欲地塑形。俏色法雖偶有所見,卻還並未被廣泛應用,在當時,對色彩的需求主要由鑲嵌手法或者填色來完成。

直到近現代,優質石材被越來越多地采出,而各大礦脈漸趨枯竭,壽山石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到珍貴,因形就勢,巧妙展現石材本身色彩的俏色法才被大量地運用在壽山石雕上面。

壽山石水洞桃花-薄意明月千里寄相思

壽山石的“俏色”運用歷史,可追溯到毛奇齡的《後觀石錄》。文中記載:“蝦背青一:高二寸六分,橫徑各一寸二分,獅鈕。獅項立稚獅,墨色,蠕蠕自得,而母獅首承之,唯恐其墮。通體淺墨如蝦背,而空明映徹,時有濃淡,如米家山水。”

這大概是關於“俏色”的最早表述了。而在這一敘述中,所描寫的俏色運用方法則是最常見的手法之一——並不拘泥於表現之“物”本身的實際顏色,而只是以石上一塊與旁邊迥異的色彩將所雕之物突出出來,由醒目、亮眼而帶來的審美愉悅感。

在壽山石雕刻世界裡許多雕刻精美的佳石,雕刻師們充分了利用了石料的天然色彩斑斕的色澤,根據壽山石的石質、石形、石色、石紋確定題材和造型,賦予壽山石以靈性,以神韻,以志趣,以情感。老撾石巧色-天鵝湖中舞正方章

巧色能使作品增色天壤,讓人讚歎於大自然之神奇與雕技之變化,論工品藝,色象同觀,收藏之趣味、鑑賞之評析同時樂在其中。此次敝人總結自已玩石十餘年,和上手各類作品的經驗,結集各門類說法和研究,小堂擷取部分觀摩藏品加以分別評賞,把”俏色”的壽山石雕刻藝術和技法,分類成下列幾種,以茲分享廣大之同好。

  • 點綴法

在石頭的本體上,作品因為有兩色以上,而色差面積有大有小,比較主次明顯而強烈,把色差面積小的部份,除去無不可,石性會更為一體,但就沒有了俏色分野的鑒賞性和出眾性,藝師就把這一丁點的出色部份,留下來,化成一個主位中醒目位置的點綴,如那雙蝴蝶、那朵花、那個靈芝、那顆珠……. 作品就更能出眾和藝術感染力,才能令觀者心領神會,回味無窮。

壽山巧色高山-浮雕五老觀太極(劉傳斌)五老觀太極正方章:作者在原本石頭的頂端部份化作五個老人,烘托主題,五老神態各異,甚巧甚妙,成品看來簡單,相石、構石、思石確實絕妙!並讓形象有浮出眼前之立體感。

巧色西安綠-寒梅傲雪鈕正方章梅花點點妙用紅色部份,醒目又有韻味,

漳州黃巧凍螭虎吐瑞日形章全品晶體,巧就巧有靈芝位置上
善伯古獸回首钮正方章飲醉了紅臉兒
壽山三色芙蓉-圓雕獅子戲球腰配鴻福當頭的巧色處理
壽山石-羊脂白芙蓉凍-高浮雕雙蝠雲紐正方章

雙蝠雲紐方章:大師就是利用這樣的一黑一白強烈色差特點,精緻雲紐雕工,構思兩面雙浮雕蝙蝠,施藝巧色巧雕雙(福)蝠,兩蝠斜垂的互應的設計毫不勉強,巧色得來特別生趣,品相靈巧可愛。在雕功上,許多人會著眼點在這雙巧蝠上,這雙雕師所化的巧手雙蝠很是醉人。
巧色脂白汶洋-荷蝶情緣日形章

荷蝶情緣日形章:巧色雕工精彫、利用巧色佈局荷蝶情緣的特質,石與藝相互襯托,善用巧色而難能可貴於把蝶與荷葉分野出來但又渾然一體!便全個作品不張狂不做作又醒目。此天然之巧,令得主題相當醒目活潑及令人討愛、成為一件可愛妙品。

優質芙蓉-天鵝母愛鈕日型章

天鵝母愛日型章:天鵝頭頂的巧色巧雕運的起出醒目的眼珠補捉功能,帶出明顯激鴻運當頭寓意。雕功上母鵝申頸探頭餵哺的形神,此章上的質料有兩點部份為黃灰芙蓉,在質料上並不整齊,作者的處理頗能將此一點化作將出未出幼蛋缺口的灰色小天鵝的羽毛,更加突顯浮現出在主體母愛急為幼小捕食的情景,造成視覺上更強烈的母愛對比。原本的原石並非如此雕的話,對比效果就失色萬千,仔細看巧色的章中,幼蛋缺口的灰色小天鵝的羽毛又施巧雕,可謂巧中之巧。這就是此章成功之處。

壽山巧色黃汶洋-螭虎回首鈕長方章古獸的火珠

  • 分色法

俏色工藝中,有一種“分色”法。是指利用鮮明的色層,將鈕頭與章體部分嚴格地分割開來,形成極其鮮明的兩部分,乍看之下幾乎會令人有“粘上去”的誤會。

分色法對雕刻者來說是個相當大的考驗,因為壽山石的顏色形成與過渡往往是漸變的,這要求雕刻者不但技藝精湛,更要對壽山石原石各方面特性非常熟悉,而且膽大心細,勇於嘗試。

分色法有著強烈醒目的視覺效果,用於印台和印紐之間的分割固然效果出眾,用在一些圓雕擺件上亦是精彩絕倫。然而,任何一種技法都不存在好壞之分,它如同一把雙刃劍,全看雕刻者運用得當與否。若是強行取俏,則容易造成造型生硬、俏色不但不俏反而造成一些令人反感不適效果。在筆者看來,俏色的應用在考慮整體設計上頗為重要。其呈現出的效果應是靈活而自然,符合事物之常態的。

比如,當雕刻一隻甲蟲時,多鋪墊一片樹葉,若是蜈蚣之類,也常見造型成自石縫鑽出,這樣過渡自然的作品,則視覺上既不至於突兀,也使觀者能夠獲得完全不同的感受,頗有奪得造化之趣。

壽山巧色芙蓉石-煙雨江南小擺件壽山巧色善伯凍-巧雕駝鈴聲正方章(肖學遠)壽山巧色芙蓉-福祿鈕日形章

駝鈴聲正方章:作者運用天然紋理,在巧色上伊勢造形、妙刀慧眼,運用黃金分割比例,上天為四、黃沙蒼蒼為六,六四之比重在視覺和主題中切合溶和,輕重視覺得當….(不好意思說了些平面構圖學的概論)貼切勾勒,薄意雕勾勒大漠風光,黃天厚土萬里黃沙,商旅在天地間漫行,絲絲卷雲祥空輕蕩,駝玲聲聲聲入耳,大漠比蜀道登天更難。令人想像無限。此類運巧色入石雕出色的不多見,印象有”中國壽山石印章藝術”一書中38頁的山秀園”天墨成趣”章及92頁的花坑”大漠孤湮直”章兩章。但說到石質名品,石材大小,佈局得當,聯想空間處理,雕功活現,小的仍感這章無出其左的。坑頭白金沙地-節節高升日型章節節高升日型章:作品的巧色運用得當,6、4比例作雕。下部份作印體部份的土壤,上部份作竹節,令原本的兩個獨立部份一體合成,成趣得當。分野佳處就在兩色之間,細施土壤石子,而這部份又剛剛細細密密佈滿坑頭的金沙,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輝(看官可在局部相中隱約看出土壤中的幼幼平衡的金沙散開),非常奪取得鋻賞者的樂喜目光,印鈕的竹節大小相靠攏,神髓細膩,而竹葉在旁申出,土壤上竹的幼芽成形攜土而出,當中極盡施巧色之能事,細看開絲密而順,芽與葉,竹竿和土壤之間盡感一片大自然的春天氣息。成為一方精品。壽山巧色高山南瓜蚣鼠四聯章松鼠南瓜四聯章:作品屬圓雕樓空類,早期大師傅的作品,功架一絕,比現時所謂的大師名家高出幾班。題材樸拙而生動,巧色巧雕,作者依形而雕,上方白色部分雕成南瓜和松鼠,每方印章上有兩隻松鼠攀爬,可愛的小松鼠調皮搗蛋,作品紅白分明,當中又取巧色紅色化作蝠鼠,松鼠蝠鼠相應,雕師非常能化巧中之巧為能事,工的方面巧色運用也很好,雕工很精緻。大山晶戀戀風塵鈕長方章
黃龍玉-三色三羊啟泰正方章三羊啟泰正方章:鈕首白透明部份作三羊開泰,印台黃色部份作祥雲雕、印體紅色部份無加雕飾,平直順序。巧色的佈局在章上比例很好。 從規矩入手但滋味無限,十分吸引人眼球。
壽山紅花坑雙童嬉樂鈕對方章荷塘清趣日形章:作品巧色巧雕,形象傳神而耐看,蟾蜍部份善用石頭最透徹部份作雕,特出主體,加上荷葉部份以紅色為補,最上上黃色部份又巧雕一甲蟲,印頂黃色的部分更能顯出它的特別。難得難得。
巧色善伯雙獅戲球長方章雙獅戲球長方章:作品精巧及渾厚之中,加上上部份巧雕黃金耀眼的黃金色雙獅下,巧色佈局紅綢緞巾飄逸流轉,分外秀麗入神。印體淡淡藍色的襯托下,更教雙獅金黃奪目。
長白石俏色烏龜鈕正方章老撾芙蓉體-靈龜入海鈕正方章
巧色掘性杜陵-童子獻桃擺件(徐朝平)
巧色巴林-黿鱉戲浪手件
巧色花坑-達摩坐禪鈕正方章
文洋巧色嫦娥仙子擺件

  • 皮雕法

除了分色法之外,另一種取俏手法也需一提:壽山石中除了常見的色塊、色斑、色線之外,還有一種很有趣的形式——內外異色,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即是石皮。 ;樂於取俏者,石皮之俏的趣味,自然也是一門必修課。

說起壽山石中的“石帝”田黃,常有一句俗話說,無皮不成田。獨石多半有皮,乃散落之地的土壤浸潤所成,因土壤中所含成分不同,石皮也有白皮、黃皮、紅皮、黑皮之分。

黑皮又叫“烏鴉皮”,以俏色法運用到薄意雕刻中,常常收到令人驚喜的效果。烏鴉皮薄意的雕刻手法頗似留青竹刻。所謂“留青”是指留竹子的表皮一層,所以又名“皮雕”。最初的留青只是平面雕刻,竹皮去留分明,所刻紋飾沒有深淺變化。待技法更為純熟完善時,通過對竹皮的全留、多留、少留,可以雕刻出深淺濃淡的變化。

除田黃石外,壽山石也有其他一些石種亦有石皮,如鹿目格、鱟箕石、牛蛋黃石等獨石品種,泰半有皮。此外還有一些山坑石,偶有裸露在空氣下的部分原生礦石,亦有石皮,雖不像獨石那樣將整塊石體包裹,但巧做構思,同樣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出現。

硬田石古獸金蟾擺件
烏鴉皮牛蛋博古龍紋鈕扁長章
黃白巧色汶洋牡丹撲蝶手牌

  • 突出法

如果說,有些俏色作品能令人一望而知,隨即莞爾,那麼,也還存在有另外一些作品,初看之下,完全不覺得是運用了俏色,必須在細細品味之後,才會發現,啊,原來色彩運用得如此巧妙,直達渾然一體,令人渾然不覺的境地。

人們都希望一塊石頭至純至美,然而石頭是純粹的自然產物,至純至美者雖然並非沒有,卻是鳳毛麟角,極少見到。

壽山石-彩虹旗旗降-海底世界手握件珊瑚魚用天然”俏色”來發揮”相石”價值,東西更有立體感官美
水坑坑頭凍巧色羅漢賜福擺件以石上一塊與旁邊迥異的色彩,將所雕之物醒目而亮眼的突出出來

壽山二號礦-兩相情願長方章兩相情願長方章:色藝雙全,作者利用橘色的部分巧雕了兩支青蛙(蟾蜍),形象傳神而耐看,隻青蛙在荷葉間互相嬉戲玩樂,青蛙的形狀自然流露,互相舉手伸腳,一派歡樂之像。而且印深的部分更是特別,中間一抹紅暈,像極了一條條的紅絲帶漂浮其中,因為拍的顯現不出那種一抹紅暈漂浮於印身之中喔,顏色更濃郁,非常特別喔
壽山石-桃花芙蓉石-桃花笑春風日形章令作品渾然天成的境地
巧色芙蓉仙桃獻壽鈕八角章巴林李紅凍-巧色薄意荷塘情趣方章荷塘清趣方章:作者利用石章天然的白色巧色部份構思為荷葉和游魚,荷葉和游魚以淺色為主題,利用深橙紅茦色化作塘水,施行荷塘清趣的畫面,既富石趣,又使作品形象增色、避免單調與呆版。典型的薄意功藝,以雙色巧雕,難度在於需仔細相石,雕工精細雕,精雅傳神,嫻熟雅致。

  • 掩瑕法

多數的石頭都在令人傾心的美質下有著那麼一點兩點的缺憾,多少會有瑕疵、裂格、斑點、或色彩不勻等等石病。這便催生了壽山石雕中巧作佈局、以掩瑕疵的雕刻方式。

若說俏色法是將石之美質強調性地凸顯出來,那麼掩瑕法則剛好相反,是將石上的缺憾或不足之處恍若漫不經心地掩蓋、化去,令其彌於無形。手法巧妙的,甚至會讓掩蓋變成全作上最大的亮點。

掩瑕法與俏色法看似背道而馳,本質卻並無不同,都需要對石材做最深入的理解,用最巧妙的構思做出最具匠心的設計佈局,再以精妙的雕刻技術將石頭最美好的一面加以展現,達到渾然天成的境地。

掩瑕法有不少巧妙的方法。比如,石上有裂格,如做薄意,則將其安排與樹木、山石走向一致,令人莫辨;若做圓雕,則將其取作人物衣飾、古獸筋肉凹處等,此時這些顏色斑點,不但不是造成遺憾的石病,反而成為手法精妙的點睛之筆。

巧色芙蓉福子彌沙擺件
壽山坑頭晶-無限風光在險峰隨形章(嚴拱明)
五彩芙芙蓉松鼠葡萄正方章
掘性黃大山櫻花盛放手牌件

  • 化用法

在運用俏色的時候考慮場景,便是比“突出”“掩瑕”更進一步的“化用”。採用“化用”法的俏色石雕,未必如突出法俏色那般醒目,卻將色彩運用不動聲色地融入了所表現的題材之中,更為和諧,更見自然,也更耐賞玩。

“化用”的手法可選擇題材很多,飛禽走獸、人物花果,不拘一格,表現手法亦無固定套路,端看作者巧思。這種技法體現的是雕刻者對壽山石形與色的理解與把握,也綻放著不同於其他雕刻領域的獨特光芒。

越南巧色硃砂凍靈猴獻壽鈕橢圓章黑白芙蓉帶子上潮鈕長方章
紅黃鱟箕凍-東坡賞硯擺件文鎮
含紅生命頌破殼雛雞擺件

  • 意像法

在每一件石頭本身,它都有自已的天然石色石紋,各不相同,有的如漫天大雪、有的如虎皮斑紋、有的如山間景色,這和如像如似的意像,雕刻藝人把它更神的活化出來,用某種雕刻技術或某些施藝,令本身作品更神更靈氣,更見自然,達到渾然天成的境地。

巴林白蛤蟆運財大擺件石皮如天然蛤蟆動物色相
白旗降唯我傲迎霜隋圓章作品天然雪漫天,石中點點石性色差就是梅花花心

巧色善伯巧雕孔子自然章孔子自然章:這章之吸引處,運用天然紋理,伊紋造形、妙刀慧眼,工藝簡練超逸有道,就是簡簡單單、單單點兩刀、點兩刀巳是一個肖像,如畫龍點睛之較,彷彿石體作畫、人物呼之欲出。就是構成一個萬世師表-聖人孔子像。表情美鬢飄逸、眼神顧世扶心,賦予石頭迷人風采,詩意盎然盡止於此。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