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To Top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薄意的技法與鑒賞

On 20, Feb 2024 | 2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薄意是壽山石雕的專用名詞,也是壽山石雕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即極淺薄的浮雕,它比淺浮雕還要“淺”,因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故稱“薄意”。因其淺刻如畫,所以也稱“刀畫”。是壽山石印章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技法。由於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畫細緻,影影焯焯,備受金石畫畫家欣賞和推崇。

雕技藝意–薄意的技法與鑒賞

  • 薄意的歷史發展

薄意雕刻藝術面世較晚,才有百餘年的歷史,在明末清初,薄意藝術是在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逐漸衍化發展起來的。

壽山石荔枝洞-薄意梅竹雙清正方章壽山水洞硃-薄意梅花盛放正方章

在清康熙、乾隆年間已初露端倪,楊璿/楊玉璇、周彬/週尚均二人,便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極淺的浮雕錦褥紋和環邊不斷紋紋或其他圖飾。開創了薄意藝術的先河,雍正時臻於完善。

壽山田黃石-薄意寒梅傲雪日形章壽山硃砂桃花-薄意春日花蝶舞日形章

到了同治、光緒年間,後來“西門”派鼻祖藝人潘玉茂兄弟繼承楊,週遺法,專事深刀雕刻,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種圖飾,以掩蓋石疵。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礎。然而刻法都未能達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滯簡單,因而也難達到最佳的掩飾暇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雛形。

壽山白芙蓉-薄意山居秋暝正方章

至清末民初,福州壽山石雕藝術逐步發展。 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正值福州壽山石雕“西門派”藝術的鼎盛時期,該派名師陳可應的人室弟子林清卿年紀輕輕就小有名氣,天資聰慧,吸收中國畫藝術精髓,熔雕、畫於一爐,工詩能畫,巧琢善雕,年未及冠,已負聲名,對薄意更為專精。他認為前輩的薄意作品,有不講畫理,不究佈局,缺乏畫意之弊。他胸有大志,膽識過人,自感藝術功底薄弱,為了改變上述弊病,圖謀更大的發展和超越前人,他毅然放下雕刀,轉而拜師學水墨畫,還研究秦磚漢瓦、古代石刻和畫像以及書畫、金石篆刻等,從中領會中國畫的筆意、章法。畫理以及書法、金石篆刻,歷時五年。待學有所成,自覺融匯貫通之後,才又重操舊業,以刀代筆,專攻薄意藝術,別開生面地將薄意藝術提高到新的境地,作為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遂成為當時譽滿榕城福州獨一無二的石雕巨匠、薄意雕法大師。被稱為“西門清”。他的傑出成就,至今仍是橫在後輩同業者面前的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壽山田黃凍-薄意訪賢日形章

林清卿的薄意特色在於能“因材施藝,巧掩暇疵”、“利用石病,反見自然”;而在題材上又無所不及,無所不精,花鳥、山水、人物、魚虫應有盡有;內容上則多取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古典文學情節;章法上繁簡有致,格局清新。他還從實踐中總結了一套“掩拙揚俏”的處理斑駁瑕疵的經驗:“刻當相石。凡不色俏,則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宜山水,以盡石勢。下刀之先,心開一境,以盡畫意詩情。”時至今日,中外收藏家仍喜高價收藏林清卿的薄意作品,從觀賞中獲得美妙的不可言傳的藝術享受。

壽山田黃蝶戀花薄意長方章

繼林清卿之後,“西門派”有王炎拴、王雷庭,江依霖等人,繼續弘揚薄意雕法,形成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西門薄意派”。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王炎銓的《夜遊赤壁》、王雷霆的《寒江垂釣》等。

壽山黑田-薄意早春圖日形章

“東門派”有林友清、林友琛、林壽煁父子,郭懋介等人,都精幹薄意雕刻,其薄意作品別具風格。特別是“東門清”林友清及其子林壽堪,其薄意作品風格與“西門派”迥然不同。他們的作品用刀尖利,畫面層疊,意境深遂。自美術院校畢業加盟壽山石雕後,融東門、西門兩派技藝為一體,使薄意構思新穎,神情畢肖。

壽山石杜林晶-薄意山間訪賢章正對章

新中國時期以來,從大中專美術院校畢業出來的年輕一代,在薄意創意上也頗有建樹。如青年雕刻家林文舉,既有家學淵源,又有紮實的國畫基礎,同時又私淑於林清卿,潛心研究,得林法其真諦,尤擅鳥竹薄意尤見其長。在畫面上,用書法補白得心應手,曾出版《林文舉薄意藝術》。壽山田黃凍-杏花三月長安樂日形章壽山三彩芙蓉晶-薄意高山幽居

女雕刻家劉愛珠畢業於藝校,又師從王雷霆,也得林清卿薄意真傳,其薄意人物造像也為世人所重。

壽山石紋洋晶-薄意蠂戀花日形章

當今壽山石薄意大師郭懋介的薄意作品不拘一格,自成一體,生活氣息濃厚,藝術境界高遠,文化內涵深厚,幅幅如詩似畫,多是爐火純青之作。

壽山石-白芙蓉-薄意鳳求凰橢圓章壽山都成黃琪源-薄意高山訪賢日形章

  • 薄意的技法

壽山石中的凍石、田黃、芙蓉等名貴稀少的石種,價值極高,以致令“雕人眼視不敢琢,審曲面執爭分毫”。而這些石種雖是天生尤物,印章石材的表面也難免在瑩徹通靈、色彩斑斕中出現砂格、裂痕、石紋或不純的色塊、斑紋和其他雜質,難求純潔無暇。

壽山旗降石-高山訪友正方章

倘若這些瑕疵出現在印體部位,無法通過鈕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藝術處理,勢必影響到石章的品級,過分雕琢又容易損壞寶石的天然文彩。在這種情況下,雕飾薄意於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裝飾方法。

壽山石-高山桃花-春江水暖鴨先知方章

故此藝人務必在保護原石形狀的基礎上,用特殊的技藝加以清除和迴避。這就為薄意藝術雕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用場。由於薄意淺刻如畫,耗材甚微,所以特別適合於雕琢像田黃石、芙蓉石之類珍品原石。田黃石素有“易金三倍”之說,其價值錙銖相計,因此雕琢時連石屑也不忍有所損失。最適合質佳而材小的田黃石、水晶石以及山坑石的藝術裝飾,特別是自然章印臺的裝飾。如果是有皮的掘性靈石,或是有薄色層的優質靈石,其藝術效果,尤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壽山石刻史話》說:“能夠多留一點原石的本質,空白多,加工的地位省一點,也可以突出壽山石本質的文采。

壽山高山水洞桃花-薄意江東歸慶章刻江東歸興

薄意猶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國畫,取材廣泛,講求意境。內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瓜果等。

壽山四股四-薄意傲霜長方章

薄意不僅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而名冠壽山石界,而且因其雕刻技藝高絕而使作品獨具藝術魅力,因此筆者認為薄意是壽山石雕的最高境界,它和其他雕刻技法相比,不僅要求雕刻者掌握高超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功底,而且要求他們在書法、篆刻、國畫、詩詞音律等方面,都必須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和造詣,只有這樣,薄意作品才能達到清新灑脫、高遠飄逸的藝術境界。

巴林玻璃地雞血-薄意牡丹貓方章

雖然薄意是一門高難度的雕刻藝術,但“無限風光在險峰”,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壽山石雕刻家不畏艱難,勇攀藝術高峰,把薄意藝術發揚光大。

昌化田黃凍-薄意秋山行隋形章

薄意雕刻特點:歸納起來,薄意雕刻有幾個特點。總而言之,通靈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藝,薄意作品才能真正達到“心開一境技不薄,清新雋永意無窮”的境界。

  1. 選材要嚴:多選優質石材,如田黃、芙蓉、鹿目田、荔枝凍等,有皮者尤佳。
  2. 技法要高:許多田黃石珍品多出於壽山石雕大師之手。
  3. 相石要精:壽山石中的凍石、田黃、芙蓉等名貴稀少的石種,價值極高,雕琢之前,必須認真研究石材裂痕的走向、表皮利用、疤點處理等等,因此有“雕人眼視不敢琢,審曲面勢爭分毫”之說。
  4. 清石要細:根據腹稿設計,作甄別去留,完善雕件。
  5. 作畫要美:即用筆在石材上畫稿,要求畫面精美。
  6. 勾勒要輕:以尖刀代筆,在畫筆線上,淺勾勒線條定位。
  7. 核稿、磨光,要盡善盡美:校對效果時,有皮者用水,無皮者以粉末核之。

壽山巧色善伯凍-巧雕駝鈴聲正方章(肖學遠)

薄意雕刻主要的步驟:

  1. 構圖——在消磨成形的章面,發揮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構思設計,充分利用壽山石的紋理、俏色等特點,用毛筆在石面上描繪出圖畫。薄意的構圖佈局,注重意境和氣韻,與中國畫同理。景物的層次一般不宜重疊過繁,交叉過密,石坯上的裂紋、砂格要盡量遮掩,“按材施藝,因色構圖,避格取巧,掩飾瑕疵”。作到繁而不亂,簡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潔挺秀,將雕藝與畫理融為一體。這是藝人文化修養、藝術素質和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
  2. 勒線——描圖定稿之後,用尖刀順著形體的外輪廓勾勒出一道織細、準確而明顯的線條,謂之“勒線”。勒線是薄意雕刻的一道關鍵的工序,它對作品的成敗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穩,運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斷精確,刀鋒要活潑流暢,刀痕要深淺適中。
  3. 剔地——又稱“起地”。是應用平刀、鏟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種刀具,削刮勒線以外的空餘石面,讓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鏟地要隨著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則必須平坦完整,印體的轉角線應保持垂直。
  4. 雕飾——使用各種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淺刻雕飾,表現出物體的質感、陰陽向背,使其富有立體感,達到筆墨渲染的韻趣。薄意雕刻“以薄取勝,以簡見長”,所以刀法應靈活多變,洗練概括,落刀準確,以一當十。雕刻完畢之後,還需要對某些細節,如花蕊、葉脈、苔點、枝幹以及人物、動物的眼睛、鬢髮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陰刻、抽絲,精細修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壽山田黃-薄意逍遙自在橢圓章

薄意的鑒賞

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畫理”而著稱。 “類似“石上書畫”,它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是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正因為這樣,優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特別富有欣賞價值。是地地道道的“文人系”雕刻手法。薄意講究佈局合理,也講究對線條的把握。

壽山石-紅黃芙蓉-薄意風翻入天閒正方章

鑑賞家往往以詩情畫意來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國畫的六法來評價作品的優劣,將薄意看作是一種隆起的繪畫。所以薄意創作者多數兼精繪畫,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國畫的筆墨技巧,才有可能揮灑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畫薄意。

壽山田黃凍-博意三蠣鈕正方章

雕刻時,一個“薄”字相當重要。雕刻太厚,則成為浮雕。薄意費工很大,難用機器輔助,幾乎是純手工的雕刻手法。雖然如此,但因其內涵的深厚文化色彩,至今仍然為人們所鍾愛。

壽山汶洋晶-薄意山間訪賢日形章

著名的書畫金石家潘主蘭先生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藝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紙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筆寫意為尚,簡而洗脫且饒韻味為最佳,耐人尋味以有此境界者。”

巴林李紅凍-巧色薄意荷塘情趣方章

壽山石薄意藝術能從民間工藝中脫穎而出,把中國畫的畫理融於石頭之中,使人間萬象濃縮於方寸之間,成為一種富有人文氣息的獨特藝術,靠的就是藝術家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經過以林清卿為代表的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斷實踐,才使薄意作品成為一幅幅畫和一首首詩,其藝術形式、風格特點以及欣賞價值,已在壽山石雕藝術薄意雕刻程式中自成體系,堪稱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正因為這樣,當代薄意大師郭懋介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歎:“薄意者,吾稱其為’刀畫’,即在石上以刀代筆作畫也。

水坑桃花-薄意寒江獨釣日型章

但它比作畫更難,因為石料形狀不一,有裂痕,有凹凸、有瑕疵、有皮層,必須具有揚石之長,避石之短,化弊為利之功底,非一張作畫的白紙可同日而語。特別是遠近呼應,虛實沉浮,意到力不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易也。”

壽山紅杜陵-薄意碩豐圖正方章

Comments

  1. kamhhh@yahoo.com

    Dear Sir,

    How much for the second pic.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please.

    Regards,
    Ms LEUNG

    • Dear Kam interst my collections, Which one U talking about it? Welcome to give me Ur contact no & chat about it, gd day.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