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To Top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圓雕的技法與鑒賞

On 13, Aug 2018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圓調又稱“立體雕”,是物體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作為鑒賞切入點,當中也能看到物體的各個方面實像。從研究古代的壽山石雕獲知,與殷、商、週、秦、漢。唐的百雕一樣,圓雕也是壽山石雕最古老、最基礎的技法,不論是出土的南朝的壽山石豬和南北宋的人獸俑,都足以證明。

雕技藝意-圓雕的技法與鑒賞

雕技藝意-圓雕的技法與鑒賞

即使到了清初壽山石雕鼎盛時期雕制人物主要仍然使用圓雕技法。這一時期享有盛名的石雕藝人楊玉璇、週尚均、魏汝奮、魏開通、董滄門等,雖然雕刻風格各異,但卻都是圓雕大師。

  • 由北京故宮博物院 收藏的楊玉璇的《僧人臥像》,週尚均的《彌勒》、魏開通的《伏虎羅漢》等十幾件壽山石雕作品以及上海博物館 。天津藝術博物館和福州市博物館收藏的楊、週、魏、董的傳世之作,都顯示了清初壽山石圓雕技藝的高超水準。如魏汝奮的《數珠羅漢》,人體比例準確,坐勢自然舒展,神態悠然自得,面額飽滿,兩眼微閉,鼻寬且豐,兩唇微翁,欲言又止,表情異常生動;衣紋用刀流暢,富有動感。不論從作品前觀,或是從背部看,顯得一樣的和諧自然,是一尊圓雕的傑作。可見這一時期的石雕藝人已善於利用巧色,懂得用石材的有色部分雕刻外披的袈裟,用無色部分雕刻羅漢肌體。有的還在羅漢跌坐的蒲團上描花巧填金粉。楊玉璇更在羅漢服飾上鑲嵌寶石,用以襯托雕像,使之瑰麗多彩、莊嚴輝煌。

直至清中葉以後,圓雕也是福建“東門派”的主要技法。不少人覺得“圓雕”是“東門派”的特色,其實圓雕的範圍相當廣泛,幾乎所有壽山石雕刻藝人都免不了雕個幾件。

  • 清光緒年間出現的福州壽山石雕“東門派”鼻祖林培謙,也是一個圓雕高手。他的圓雕人物多以仙佛人物為題材,風格受楊玉璇的影響,並有明代德化建瓷高手何朝宗遺風。造像重於傳神,造型顱著身短,形像比較肥大,衣紋如行雲流水般地流暢飄動。 “東門派”傳人林元珠。鄭仁蛟、林友竹等也是圓雕高手。林元珠還在圓雕的基礎上,創造了人物和山水相結合的“立體雕”,用來表現民間傳說。故事、戲曲情節。鄭仁蛟則吸收木雕、牙雕、青石雕的長處,融於壽山石圓雕之中,使之風貌一新。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新中國時期和現代,由於壽山石雕的題材不斷擴大,石雕技法也在不斷發展。在圓雕技法的基礎上,出現了“摟空雕”、“鏈條雕”。人物和雕刻動物的大型群雕,使圓雕更加精美完善。

  • 如馮久和雕刻的《豬崽滿園》,以一群母子豬造型,反映了農家的興旺。陳敬祥的鏤空雕《求偶雞》,以群雞的亢奮恣肆的形態和刀法的創新獨到,令人振奮。郭功森的山水雕《武夷風光》集閩山碧水於颶尺之間。以小見大,意境無窮。林亨雲的群魚雕《海底世界》,無水而遊魚,勝似魚游水中,令人快然樂哉。林廷良的鏈條雕《九寶連環章》,環環石鏈動,九章喜相連。

以上這些藝術作品都是藝人們在純熟的圓雕技法的基礎上,利用大體積的五彩斑斕的高山石創作的,是壽山石雕從造型、題材到巧色利用上的重大突破。小堂以下分享一下小堂親鑒擁有過的作品例子。

  • 人物圓雕類:也是一個大的品類,這類雕刻多注重“依形就勢”、“因色取巧”,講求根據石材本身的形狀與顏色進行構思與佈局,尤其註重對於壽山石天然巧色的運用。大山晶戀戀風塵鈕長方章壽山紅黃白杜林晶-曦之愛鵝擺件紅黃芙蓉晶運財童子小擺件河南田黃凍-極品精雕組擺件三個和尚壽山紅花坑雙童嬉樂鈕對方章
  • 動物圓雕類:圓雕擺件、把件也很受歡迎。在近代史上,福州曾經受到過“五口通商”的影響。當時由於外銷需求,符合西方人審美的圓雕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時至今日,圓雕仍然是一種主流的手法。壽山白荔枝喜氣洋洋墩正方章瓷白芙蓉萬象更新鈕日形章巴林水雲凍心有靈犀一點通日形對章老性芙蓉馬鈕正方章壽山石-彩虹旗旗降-海底世界手握件青田封門綠古鹿卧鈕日形章壽山石坑頭晶千里蛙聲出山泉掛墜高山硃砂紅俏色烏龜鈕日形章
  • 仙佛圓雕類:壽山水坑凍-童子拜觀音擺件水坑坑頭凍巧色羅漢賜福擺件
  • 植物花草圓雕類:壽山汶洋石-荷葉鈕正方章老芙蓉-竹節報喜鈕隨形章壽山石-月尾紫-巧色馬蹄小擺件壽山石三色芙蓉石櫻桃熟了文玩香插水洞高山-福壽如意鈕正方章
  • 古獸圓雕類:坑頭牛角凍蒼龍教子日型章優質堀性黃杜陵晶-古獅鈕正方章-22瑪瑙凍祥雲古獸鈕日形章田黃凍-極品七星鼐日形章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