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To Top

活動追踪

雅石共賞-玩石頭最終是到收藏的境界

On 07, Jan 2017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雅石共賞 | By raymond

若果你玩石頭了,你手頭的東西一堆,但就是不能藝術化,也無實用化,買回去為的是什麼?只能壓箱底作阻隔空間嗎?

“藝術創作源於生活,藝術品也應功能化。”造型設計,不是設計某件產品,而是設計一種生活娛樂方式。在過去以及現在,大部分石雕作品多是和傳統造型捆綁銷售,而動輒幾萬元的市場價格,讓普通百姓望而卻步。

雅石共賞-玩石頭最終是到收藏的境界


“市場上同質化的傳統作品太多,這些作品實用性比較差,買回去只能壓箱底一樣擺著,不能更多的體現雕刻價值,加之人們審美的變化,放久了也是一種收藏風險。”一位大玩家說。

壽山石雙色汶洋璃龍日形章

如果收藏的東西兼具收藏性和實用性,而且價格也是在尋常人家承受得起的範圍,老百姓的你,會喜歡想擁有一兩件嗎?比如說玉。以玉器最為繁盛的兩個時期為例,我們也不難找到踪跡。唐代、明清為唐代玉器強烈的生活化、世俗化氣息,不僅體現為出現了諸多以實用為目的、以裝飾為主流的玉器新器型,而且在紋飾方面,儘管傳統的龍鳳等神異動物形象得以延續,新興的飛天、摩羯等佛教題材開始流行,但居於主流的,無論是伎樂紋中深目高鼻捲髮的胡人、還是花卉紋、花鳥紋、獅獸紋等,都是選擇人們現實生活中耳熟能詳的景象。

明清兩代玉器,其玉器內涵早已脫離上古巫神意識形態的影響,也與上三代(夏商周)王權至上玉器的使用功能相背離,形成了以大眾百姓為中心使用者的層次群體,繼承了宋代玉器商品民俗化的發展趨勢。所以,明清玉器的題材設計大多蘊含了當時的藝術文化表現手法和民俗生活化的功能特徵。

明代陸子岡的“子岡”玉牌,其設計不僅讓當時的文人雅仕、富賈名紳趨之若鶩,也同時影響了後世五百年間直至今天的玉牌設計。

綜觀近年來的玉雕市場,玉雕生活化的趨勢愈加明顯。許多玉種的興起極大的為生活化玉雕提供廣闊的空間,越來越多的玉石品類,正不斷豐富著玉雕市場。以平洲玉雕界名家小品館為例,館藏展品也不斷更新,由原先的翡翠、和田玉為主,如今展出的作品還包含了南紅、瑪瑙、金絲玉、琥珀、黃龍玉等多種玉雕作品。翡翠-冰糯種-龍龜故里掛墜件

在玉雕市場,你會發現市場對新興玉石種類的接受程度,儼然不似過去,而今變得很快。新玉石的運用,為收藏者、投資者多增加了一個選擇的品種,用不同價格等級、不同樣式、豐富多彩的玉料滿足各種愛玉人的不同需要。豐富的玉種也為生活化玉雕創作提供了更多的創意的空間,尤其是一些新興玉種,材料的價格更加親民,色彩更加豐富,不僅受玉雕師歡迎,更受許多藏友青睞。黃龍玉-三色三羊啟泰正方章

現在,提出學習台灣的文創,文化要成為經濟支柱,靠文化賺錢,我聽了以後覺得可怕,教育產業化已經把教育搞壞了,文化部也有產業司,要靠文化賺錢了。文化是根據需要來的,上海畫家張樂平畫三毛流浪記是在特定的時代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一定的文藝樣式一定的內容它必須有一定的客觀環境。

新的消費需求引領新的市場,有時甚至會需要生產源頭,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看好材料的剛需,比如說老撾石當中的桃花、硃砂、晶凍。

老撾石種中,從來沒有哪一個石種,能做到與壽山在外觀上不分上下,恐怕這才是老撾硃砂、桃花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吧。桃花、硃砂的外觀特徵是山產洞石中的極致之美,它的重要性與荔枝的絲比肩。老撾石-黃杜料-素體六平日形章

桃花石存在於山坑與水坑中,各大品種幾乎都有桃花特徵的石頭,然唯有水坑石的桃花才具極致之美。石農以“桃花水”、“桃花紅”、“浪滾桃花”來命名它們,細心的石友不難發現,無論哪個名字都不離石頭水色的特徵。最高等級的桃花,白色石質之透不亞玻璃,砂點鮮紅或密或疏,猶如在清水中似沉似浮。

毛奇齡《後觀石錄》記載:“桃花水——石有名桃花片者,浸於定磁盤水中,則水作淡淡紅色,是其像也。或曰:如釀花天,碧落濛濛,紅光晻然,宜名桃花天。舊品所稱’桃花雨後,霽色蘢蔥’。庶幾似之。”,“石類水色中有紅白花片,隨水上下。”越南巧色硃砂凍靈猴獻壽鈕橢圓章

壽山水坑桃花的地位,在古人眼中是不可動搖的,今人亦如是。在這之前,桃花的價高越走越遠,早已脫離眾人的眼線。至今桃花印章只作為拍賣會的寵兒,以其高價為石界所津津樂道。

以此來看,老撾對於石界的接受度,除了它的美,還有就是它的“像”具體有多少了。撾商講,老撾與壽山的相似度,非是骨灰等級的石友不能識別。它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的區別:一是從桃花顆粒來講,壽山的桃花相對而言會更加圓潤;二是從體性來講,老撾含蠟更高,是凝潤的感覺,壽山是清逸的體性;三是從外觀來講,壽山桃花那沉下浮起的感覺更加明顯。以筆者的觀察來看,這些區別微乎其微,老撾從體量與普遍二個角度,已是壽山所不及。老撾石-三彩-如意鍊鈕橢圓章

材料還是材料,雕刻還是雕刻,人還是人。人的創造天分,因人而異;不會因為材料稀缺價昂而哄搶;好作品它的價格一直都在。

業界一直爭論不休的,是老撾的產量和價格。老闆們關心的是市場銷售和滾動效益。之前大量台灣、香港、新加坡回流的石雕貨品,大部分實力買家的態度也如此堅決:非名家大師精品不買。真正意義上的雕刻藝術,將不再局限於地域上的劃分,以及傳統的材料、題材和產品類型,更多的具備藝術內涵、生活化的作品不斷出現,才可能進一步豐富消費市場並掀起新的收藏熱。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