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 焯印堂
焯印堂的一些話
在玩石頭的日子裡,因為自已的鍾愛及收藏的關係,在某些層面上認識到香港各方面的一些收藏朋友,由於小的一無事處,感恩各方藏家對小的關愛,而且時有往來,互相雅聚交流,令小堂有所獲益。
玩收藏小堂認為第一要遇到好師傅、第二是遇到好石店、第三才是遇到好石頭,頭一二件是與人有關的事。良師益友最重要,這一種石頭的指路明燈(石友、藏家們)在雅聚時,給小堂許許多多的玩石啟發。
壽山石學-荔枝石-外觀特徵
On 11, Mar 2025 | No Comments | In 壽山石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荔枝洞石是壽山石高山系的名貴石種,她就是石中“貴妃”,以美艷動人而被譽為壽山石中的珍品,荔枝之姿,恰似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於浩渺煙波中帶著仙氣而來,如此絕世容顏,卻早已絕產,或許這便是自然造化之理,至美者,不可多得。自從1987年開鑿以來,先後發現的有老人洞,青年洞,立冬洞出石。荔枝萃高山晶瑩透徹,性堅凝結,一部分隱現有粗蘿蔔紋。以白色為多見,也有黃紅灰色及五彩相間者。白色者既像荔枝肉,同時也像冰糖,這是白荔枝洞原石的標誌特徵。此石一出,立即成為收藏家關注的對象,加之荔枝洞石產量稀少,出石後沒幾年就絕產了。

雕題賞折-實獸寓意-青蛙
On 10, Mar 2025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 | By raymond
青蛙,係兩棲綱蛙科動物的統稱。北方俗稱青蛙為大青乖子,原名田雞、青雞、坐魚、哈魚、學名黑斑蛙,是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從兒童到老人人人皆知。其種群在各地的平原、丘陵、山地均有廣泛的分佈。此外在古代,青蛙也被用來預測天氣。
在很多地方,人們認為青蛙是一種吉祥物,他們都禁食青蛙。在不同的文化和傳統中,青蛙的解讀會有所不同,也有可能在同一個文化中,人們對青蛙的理解存在多種層面。因此,具體的寓意和象徵視乎各人主觀認識和文化傳統。有著不同的寓意和象徵意義。這些象徵通常與青蛙的形態、行為、傳說和語言有關。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樣的寓意和象徵,也可能因為時間、地點、族群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尊重不同文化中對青蛙的理解和解讀,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解讀:
壽山石學-水坑水晶凍/坑頭晶-外觀特徵
On 06, Mar 2025 | No Comments | In 壽山石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坑頭石是壽山石中水坑石的主要品種之一。在壽山村高山峰的東北側約二公里山麓,有個稱為“坑頭佔”的小山峰,坑頭占山坳頭有兩個礦洞,一個叫坑頭洞,另一個叫水晶洞,冰清玉潔的水坑石就出產在這裡。坑頭石雖與水晶洞同屬水坑,然而礦脈較水晶仍為粗厚,故不乏完整純淨的印材,氣質較高山勝不止一籌。
雕題賞折-仙佛寓意-彌勒佛主題
On 06, Mar 2025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 | By raymond
彌勒佛此類壽山石雕擺件、把件、掛件常用的大熱傳統題材,經歷代雕刻藝人的塑造,彌勒佛遂成了今日袒胸露腹、佛意縱觀世間百態、早已心知肚明,笑納虔誠,垂耳聽風、皆大歡喜的形象,他平日肩荷布袋雲遊四方,以禪機點化世人,加上樂善好施,身懷絕技,除暴安良,讓種生離苦得樂。故雕件首重佛相和藹傳善,次重袒胸容萬物,其重童子、佛袋、智珠、荷葉、金錢、蝙蝠等等。現在漢族地區佛教寺院中門裡供奉的大肚彌勒就是他的造像。
雕題賞折-實獸寓意-天鵝
On 25, Feb 2025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 | By raymond
中國古代稱天鵝為鵠、鴻、鶴、鴻鵠、白鴻鶴、黃鵠、黃鶴等,許多地名中仍包含了這些詞彙,比如鵠嶺、鵠澤等,至今有些地方依舊是天鵝等雁形目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詩經》中有「白鳥潔白肥澤」的記載,至今日語中的「白鳥」就是指天鵝。天鵝一詞最早出現於唐朝李商隱的詩句「撥弦警火鳳,交扇拂天鵝」。一說天鵝專以珠蚌爲食,食蚌後將珠藏於嗉囊。康熙帝曾寫詩:「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屬海東青」。
雕技藝意–俏色歷史和技法與鑒賞
On 25, Feb 2025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俏色”這個詞並非壽山石雕專屬,”俏”與”巧”同音,雕意相同,它原本是玉器翡翠行業中一個通用的專業名詞,特指在一塊玉料上的顏色被運用得非常巧妙,利用玉的天然色澤進行雕刻。先要確定出俏色部位的色質與走向,然後儘量以俏色部位為核心,規劃出原料其他部位和整體形象的比例,這樣就能使底色、俏色與整體形象協調一致,從而產生和內涵契合的立體感官美。
雕技藝意-翎毛的技法與鑒賞
On 25, Feb 2025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翎毛”類壽山石雕欣賞,古以二足之動物謂(禽)、四腳動物曰之(獸),二者總言動物。然此二詞的概念並不等同於現在的鳥類與獸類,而(翎)者,本義”鳥羽”,引申為鳥類。因此小堂雖對鳥類收藏研究不是專家,但仍希望將此次討論題目訂為”翎毛”類壽山石雕欣賞,就是對有羽毛類的壽山石雕作技藝分析。
壽山石學-芙蓉石的石種-外觀特徵
On 25, Feb 2025 | 2 Comments | In 壽山石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芙蓉石又稱白芙蓉、白壽山。上品芙蓉石天生麗質,雍容華貴,光潤結細,微透明而似玉非玉,手感特別好。前人形容其“如脂如膏如腴” 、“拂之有痕”,鑑賞家形容其質似脆而實凝,似鬆而實結。這是形容人們對芙蓉石非常珍惜,唯恐有所損傷,僅僅“拂之”當然不會“有痕”。
壽山石學-水洞高山-外觀特徵
On 24, Feb 2025 | No Comments | In 壽山石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水洞高山,高山石的色彩相當豐富,黃、紅、白、紫、黑、灰、赭各色俱備,而每色之中又有濃淡之分,常常會顯現各種奇妙的圖像變化,讓人目不暇給,愛不擇手。而水洞高山石,礦洞位在(世元洞)下方,因洞底時有地下水滲入,採石通常需要泡在水中進行,故取名水洞。該洞所產石質通靈,肌理隱現細紋,以出產優質凍石而稱著。色多純白或帶微黃,歸稱筍玉、象玉。亦有黃,紅各色,頗近水坑晶凍。
壽山石學-坑頭牛角凍-外觀特徵
On 17, Feb 2025 | No Comments | In 壽山石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水坑牛角凍(或稱坑頭牛角凍)產於壽山的坑頭洞,玄門正宗的牛角凍這十幾年來都沒有再產。從如上的文字可看出,牛角凍的美在水坑,狹義的它們也僅此類石種所能夠容納。近年來現時人稱的牛角凍,它的定義不斷被市場擴大,時下人不以洞出為名,以石的色相為名,而壽山石中有牛角色的石種有瑪瑙、雞母窩、坑頭等,但其中以還是以水坑中的牛角凍為佳,產量極其稀少,純而無雜者更彌足珍貴。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