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To Top

活動追踪

壽山石學-鹿目田的石種-外觀特徵

On 26, Feb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相關資訊 | By raymond

自林清卿開創壽山薄意雕刻以來,以及當代王雷霆、林文舉等薄意大師鍾愛有加的石種,除了田黃還有一個就是鹿目格了。壽山石各個石種中,田黃石作為“掘性石種”的代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帶動了其他掘性石種的市場價格。這其中就包括鹿目格石,它在掘性石種中的珍貴程度僅次於田黃。

鹿目田的石種-外觀特徵

產地:石農和市場上稱鹿目、鹿目格、鹿目田,它產於馬背山下方面向坑頭坂的坳砂山坡砂土中,有一種馬背石形成的獨石,這里山高林密,當地的石農講,鹿目格的石頭母礦比較傾向馬背,但也不排除少數傾向杜陵的特徵。農民燒荒的時候,有時候能挖掘到一些,是一種掘性塊狀獨石出現乃其存在方式,無脈可循,石質具有硬結之氣,類似田黃者,被稱之為鹿目田。近年曾有洞產鹿目開採,質不透明且無石皮,現在已沒有出產鹿目田了,成了絕響。

壽山石鹿目田-悠然常春章隨形章

特徵:
1.由於是馬背的獨石,母礦應該是杜陵或馬背,本身的潤澤度就很高,質堅硬富有光澤,
2.鹿目格石多數泰半不甚通透通靈,紅色於中消沉或浮現。手電之光能打進一半,就算是品質不錯的石頭了。
3.鹿目多俱有土黃皮或暗黃皮(又稱薄乳黃)或黑色石皮,和田黃的土黃皮外觀上非常接近,是黃色作為它的主色雕。
4.股裡偶帶紅或黑色格,多含粉黃或黑色點。世間之色皆處與相互變換中,黃色的來源可能是紅色漸褪後的黃,也可以是白色被浸潤、侵染後的黃。當掘性石歷劫埋於黃土中,受後者醇厚之氣滋養,紅色在慢慢消退、轉換,白色也在不斷升級、更替,最終形成由外向內的黃豔色澤。
5.在極少的情況下,鹿目格也呈現出從內而外的黃色調,多是其中有紅染一塊部分褪色,或是切面可見的白色調。有些石友見到外面一層黃,錯估了裡面的顏色走向,切出章後經常是紅黃相夾。

價格:洞產鹿目遠不及掘性鹿目格名貴。明黃勝暗黃,皮黃內帶深紅色或褐黑色斑點或隱含青、蟹灰色者較次,以色黃透靈潤膩似田石者貴,稱(鹿目田),舊時候,和田黃質地一樣的鹿目田的傳聞價格和田黃是一樣的,但現在由於田黃的名牌更加響亮,所以會稍田黃價格自然更貴,但聽聞以前若同質量的鹿目田也差不了多少。在陳子奮的文中,提到鹿目格的價值不減於田黃,應該是文人寫作時的誇張成分,實際這個石種少有田黃那種凝潤的特徵,價格要達到田黃的高度還有些困難。雖然如此,在2014年東南秋拍中,有二件鹿目格石作品引人側目,分別是林清卿、王雷霆的薄意作品,最終二件作品的成交結果也令人驚喜。其中,40號王雷霆的作品,以48000起拍,節點停在了230000的高位;325號林清卿作品,僅30000的起拍價,經過多位藏家數次交手,最終以460000的高價落槌。

相類似的石種:

昌田與鹿目田分別:以前昌田初初出道時,由於其皮性較乾,部份石商會用它來冒充鹿目。但鹿目田股裡偶帶紅或黑色格,多含粉黃或黑色點。這點兩者不難分辦。

田黃與鹿目田分別:塊狀鹿目格掘於砂土中,但酸化程度不及田黃,黃皮不黃心,有些石皮比田黃還要溫潤,但往內挖卻易露醜,多含紅或青色,這是酸化程度及蒸蘊不完全的緣故。少數肌裡油膩,鹿目的質地若個油潤的,近似田石者較受歡迎,但相此比起田黃來缺乏通透度,鹿目格沒有田黃一般的蘿蔔絲紋,質地亦比田黃硬結,這可以作為與田黃的區別。它與田黃的相似之種,實際上行家一上手就能立刻識別,根據的就是前者沒有蘿蔔絲的存在。退一步說,即使有蘿蔔絲,它黃中多帶有紅斑的外觀,內部色氣比較濃,也比較多暗青色。也與田黃色澤有所區分。

杜陵與鹿目田分別:杜陵的掘性石分為有紋與無紋二種,前者多為流水紋的一體,相對比較好區別,後者皮色凝潤,說是無紋,其實是絲的存在,與田黃的蘿蔔絲相比較粗。容易看出,杜陵石與鹿目格二種掘性石,還是比較好區別的。

馬背與鹿目田分別:馬背的掘性石就非常接近鹿目格了,但它的掘性石“山坑氣息”還比較濃,鹿目格則更加的成熟與圓潤,偶見有成鵝卵型狀者。

撾田與鹿目田分別:撾田是近年新興田種石,它外皮的黃色和鹿目田真似度非常高,有些更甚者內裡的紅色也和鹿目田很像,但鹿目田的粉黃或黑色點特徵撾田是沒有的。

名家為何愛用鹿目格,藏家緣何喜歡它:

《壽山石考》曰:水月鏡花,別有妙趣。意指鹿目格類似田黃石,如鏡中花水中月,別有一番妙趣。

陳子奮(壽山石小志)有云:“鹿目格產自杜陵坑附近之土內,為塊狀掘性石。黃而濃者,鮮豔若枇杷,暗則作紅醬如年糕。通靈細潤者,近似田黃,但無蘿蔔紋,且黃中泛紅,名鹿目黃,又號鹿目田,其價值亦不減於田黃。”

毛奇齡《後觀石錄》記:“通體荔紅色,而諦視其中,如白水濾丹砂,水砂分明,粼粼可愛,又叫’鶉鴿眼’。白中有丹砂,銖銖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鴿眼砂’。舊​​錄亦以此為神品”。

在鹿目格石的另外一種色彩,就是它​​迷一樣的身份,它產量極少,通體含白圈紅點的(鴿眼砂),因為有部分名家把它作為“鴿眼砂”候選石種。它多為紅黃相間,赭帶胭脂的干荔枝皮,諦視其內如白水濾丹砂,銖銖粒粒透白而出,水砂分明,又稱為「鵓鴿眼」,清.毛奇齡曾詡為神品。其實「鴿眼砂」,不僅僅是鹿目格中才有,其它石材中也少數含有。小堂認為,鹿目格石雖有硃砂紅但極難作到“遍體”,且通透不是鹿目格石的特點,“厚重”才是其本質,要做到“通體荔紅色”與“白水濾丹砂”鹿目格還有些差距。鹿目格的特徵與“鴿眼沙”不太相符,不過話說回來,古人的評判標準與今人又有所不同,見過的“好東西”少,難免有些誇張成分。

泥土是滋養掘性石種的“田地”,泥土的潤澤浸入石體過程也是從外而內的,因此有時候鹿目個的石質越往內部就會顯的有些“枯燥”。面對這種情況,薄意雕是最好的結果。鹿目格石,非以透為美,雖不是硃砂紅,但以醇厚氣質取勝。在壽山諸多名貴石種中,鹿目格石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路,或許這正是名家對之鍾愛有加的原因吧。

這方鹿目田全體通透,外為熟栗黃色,內裡又能乾淨,算是此類中的極品了。

烏皮鹿目田-古獸含錢鈕正方章 烏皮鹿目田-古獸含錢鈕正方章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