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To Top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事物寓意-踏雪尋梅

On 04, Aug 2025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 | By raymond

踏雪尋梅是個充滿詩意的成語,原意描述的是文人雅士在雪天中探尋梅花的美麗景象,藉以抒發詩興,寄託高潔品格。主要寓意文人雅士追求理想的心境,以及淡泊名利、高潔傲岸的品格,其核心內涵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雕題賞折-事物寓意-踏雪尋梅

追求理想與苦心作詩

踏雪尋梅該主題的典故來源自唐代詩人孟浩然 「 灞橋風雪驢背尋梅 」的典故,透過騎驢賞梅的場景,展現古代文人苦心創作、尋求靈感的心境,常被用於表達對文學藝術的執著追求。寓意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無論是追求藝術、愛情或心靈的昇華,都需要我們勇敢地踏出步伐,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梅花」。在傳統文化中,這項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內涵。

壽山石巧色汶洋-踏雪尋梅擺件

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踏雪尋梅的深層意義豐富多元。踏雪尋梅這一行為,首先不僅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生活美學,它也代表著不畏艱難的執著追求,如梅花在嚴寒中傲然綻放,人們也應在面對困境時堅守理想,勇往直前。也像徵在困境中仍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這種精神在勵志脈絡中特別常見,例如科學研究工作者在艱困條件下的仍堅持探索,創業者面對市場寒冬時的堅守與創新。在現代語境下,踏雪尋梅不僅被看作是文人雅趣、自然靈感的源泉,更成為了在逆境中求索、執著追求的精神像徵。它鼓勵我們在學習和生活的困境中保持求知熱情,勇於面對挑戰,堅持初心,不斷追求個人的理想和美麗。

壽山石巧色汶洋-踏雪尋梅擺件

堅守理想與文人傲骨

梅花象徵高潔品格,踏雪尋梅暗喻不畏艱難、堅守志向的精神,淡泊名利、歸隱山林的故事,象徵著文人的傲骨氣節和大隱隱於林的高尚情操。這種意境既體現文人超然物外的氣節,也呼應「 四君子 」之一的梅花所承載的淡泊名利、心胸豁達的價值觀。

壽山石巧色汶洋-踏雪尋梅擺件

在雕刻的世界,表達此題材,在不同材質的擺件,如白玉 、壽山石、和田玉等,透過精細雕刻,生動呈現雪中尋梅的靜謐畫面,多數善用巧色處理,強化了疏影橫斜、超然物外的詩意氛圍。

總的來說,踏雪尋梅這一成語,既承載著古代文人的審美意趣,又延伸出積極向上的人生哲理,是中國文化中「物我合一」哲學思維的生動體現。

Submit a Comment